強迫症是什麼?強迫症自我檢測就看這篇!

強迫症
強迫症是什麼?強迫症自我檢測就看這篇!

「明明知道這些事情是無意義的,但是還是要反覆的重頭再來過。」、「明明很早就出門了,卻常常因為強迫症發作而遲到,我是不是應該看身心科?」、「感覺好痛苦,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了,根本不會有事!但是我無法克制…」強迫症嚴重到影響生活品質,無法克制的焦慮感不斷奔湧而來,強迫症到底該怎麼辦?這些無法克制的行為該如何改善?讓小編帶您一同走入強迫症的世界一探究竟。

強迫症是什麼?

強迫症的全稱為強迫性精神官能症,英文又稱作OCD(Obsessive-compulsive Disorder),發生的主因為生理的神經傳導系統無法正常發揮功用,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,常見的強迫症又分為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,患者會無法克制自己的思考或行為,即便知道此事無必要或無意義,甚至荒謬無理,還是會陷於重複性的想法或行為中。一開始若還只是輕微的強迫傾向,拖著不進行治療,就會演變成強迫症,患者不僅容易因為強迫症而導致事情一再耽擱,甚至最後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,除此之外,也有可能導致與他人間的人際互動困擾,最終使自己疲憊不堪。

強迫症自我檢測

除了影響到日常生活外,由於許多患者會因為強迫症做出傷害身體的舉動,例如:摳皮膚、咬指甲、拔毛等行為,強迫症通常是在患者非自願的情況下,無法克制地去做某些事情,以下提供簡易的檢測方法,只要符合以下情形,那就有可能患有強迫症:

  • 常常感到焦慮不安
  • 大量或過多重複性的行為,且行為與解決問題完全無關
  • 在過程中感到痛苦、焦慮,精神上非自願去做這些事,且無法克制
  • 花費過多時間在某件事上,且持續很長的時間

強迫症症狀

強迫症的症狀很多種,通常在患者經歷強迫性思考後,會伴隨後續的強迫性行為來解決腦內不斷出現的想法,否則容易使自身開始感到焦慮、不安。

強迫性思考

強迫性思考是指患者的腦中會不斷湧現出使自己焦慮不安的想法,即便患者想要停止思考,甚至一再地勸解自己,也無法克制那些想法,以下提供常見的強迫症思考案例:

  • 物品擺放不對稱,會覺得全身不舒服
  • 與他人有肢體接觸時,會覺得染上病毒或黴菌,甚至會因此染上不好的疾病
  • 一再懷疑門鎖沒鎖或瓦斯沒關等等
  • 覺得自己會傷害他人

強迫性行為

強迫性行為通常會發生於強迫性思考後,即便心裡知道沒有意義或必要性,為了減緩自己對於此事的焦慮與慌恐,患者還是會採取一系列的行為去降低這種煩躁不安的感受,以下提供常見的強迫性行為案例:

  • 物品擺放對稱,只要有偏差就一直調整
  • 行為有固定儀式,洗手或默數20秒、重複次數要可以被3整除等等
  • 反覆性地一直洗手或頻繁洗手,甚至過幾分鐘還會覺得自己沒有洗乾淨
  • 一再求證與檢查門鎖與瓦斯的開關後才出門
  • 隱藏所有潛在的凶器,包括尖銳的物品、塑膠帶、繩子等等

識病感

識病感是指患者擁有對行為的基本知識,瞭解自己的行為是無意義或沒有必要性,但無法阻止自己的行為。

抗拒感

與大部分的精神疾病不同的是,強迫症患者通常自己會有意識地察覺到強迫症在阻礙著自己,即使盡力嘗試擺脫,也無法克制不斷奔湧出的念頭,當這種重複的行為存在久了,患者甚至會嘗試習慣與之共存。

強迫症看什麼科?強迫症治療方法

看身心科或精神科。根據研究顯示,有20%的強迫症患者曾有腦傷的病史,患有強迫症並非完全是心理層面的問題,可能很大一部份來源於生理狀況出了問題;這也就是說,強迫症發作患者其實無法自主控制,並非刻意不去想就能解決這個問題,這時候無論是到醫院或診所,看身心科或精神科才是能有效幫助您的辦法!

藥物治療

症狀較輕微的情況下,最常見也是最方便的治療方法,就是把它當作感冒一樣,根據醫師的指示定期服藥,由於強迫症其實屬於焦慮症的一種,服用藥物是為了幫助患者降低焦慮,若是症狀較嚴重者,可能需要再配合另外兩種治療方法才能有效治療強迫症症狀。

延伸閱讀:焦慮症成因為何?焦慮症治療可以怎麼做?

心理治療

強迫症的產生也有可能來源自心理層面影響,有部分患者的情況是源自過去曾經發生的某些事情,導致後來衍生出某些無法克制的行為或想法,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抽絲剝繭,透過心理諮商幫助釐清患者強迫症的源頭。

延伸閱讀:心理諮商是什麼?心理諮商有用嗎?

行為治療

行為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,但也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做法,具體的治療方法為事先了解患者的恐懼或導致強迫症發作的源頭,已源頭作為出發點,幫助患者克服事件所帶來的焦慮感,舉個例子來說:觸碰物品後需要一再洗手的患者,透過行為治療,在患者觸碰物品後,避免其想要洗手的行為或想法,透過長期累積下來的練習,往往有顯著且明顯的效果。

延伸閱讀:怎樣需要看身心科?未成年可以自己去嗎?

治療強迫症讓心翔身心精神科診所幫忙

只要您願意,強迫症並非無解,透過持續的治療也可改善嚴重的焦慮感。

分享

Facebook
Twitter
Email
WhatsApp

身心科相關文章

Close Menu